衛健委通告,醫療設備配置啟動
醫療設備更新改造疊加設備配置政策放寬,風口之中,醫療設備需求潛力進一步釋放。
01
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出爐
PET-CT、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LA…
近日,浙江衛健委發布《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關于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情況的通告》,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醫療機構申請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申請許可情況。
根據《通告》內容,同意新增配置X線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CT)共3臺,同意新增配置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共9臺,同意新增配置醫用直線加速器(LA)共7臺。
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情況具體如下:
去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發布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23年)的通知》,新版目錄的管理品目由10個調整為6個,其中,甲類由4個調減為2個,乙類由6個調減為4個。正電子發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統(PET/MR)由甲類調整為乙類。64排及以上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調出管理品目。
市場普遍認為,醫療設備配置政策的放寬,將刺激設備配置需求的加速釋放。
據觀察,開年以來,北京、河南、安徽等多地推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審核工作。
北京衛健委1月公布了一批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審核結果。
同月,河南衛健委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情況。
2月,安徽省衛健委宣布將組織開展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審批工作。
審批范圍包括:(一)新增設備。政府辦醫、自貿區以外社會辦醫新增擬采購配置的乙類設備分別實行行政審批和告知承諾制審批。(二)更新設備。經審批已有配置許可證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因達到使用年限或者損壞,經鑒定不能繼續使用的,申請報廢原有設備、更新配置同種類新設備。
主要包括以下五類設備:
甲類設備配置方面,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2023年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結果的通告》,其中共有17家醫院獲得高端放射治療類設備準予許可,21家醫院獲得重離子質子放射治療系統準予許可。
根據國家衛健委去年6月發布的《關于發布“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十四五”期間,全國規劃配置大型醫用設備3645臺,其中甲類117臺,乙類3528臺。
02
醫療設備大規模更新
行業齒輪加速運轉
3月以來,大規模設備更新成為行業熱議的重要話題。
就在本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其中提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醫療設備方面,《方案》指出,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加強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一般情況下,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年限約為10年,一般醫療裝備的使用年限大約為6~7年。”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侯巖介紹,“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促進了很大一批醫療設備的采購,而“十四五”也正好到了醫療設備迭代的時間,對于企業來說,醫療設備更新改造的方案當然能夠帶來新的增量市場。
“此次醫療裝備更新改造的新政能夠體現國家把醫療裝備市場‘盤活’的決心。”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機器人學組副組長、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大宏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醫療器械創新研發最大的困難是“進臨床難”,促進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有助于最大限度拉動內需,提高新一代醫療器械的應用率,從而形成醫療器械從研發、生產、銷售最終到應用的閉環。
張大宏院長認為,放射系統、信息系統等影像系統的更新迭代可能會先一步到來。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秘書長楊建龍表示,CT、核磁等設備已經不屬于按配置證管理的大型醫療設備,更新迭代的周期也會加速。而更新迭代對于提高醫療裝備水平,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都將產生正面影響。隨著政策發布后,各個省份相繼進行醫療裝備行業“摸底”,也期待后續有更多國家、省、市的落實細則出臺。
上海長海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陸建平介紹,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醫療設備迭代更新的頻率相對較慢,部分可能超過10年的使用年限。本次方案讓醫生和患者都能用上新一代的設備,能夠有效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層次。
整體來看,在新政刺激下,醫療設備市場將被注入新的活水,新技術、新產品也有望批量進入醫療機構,服務廣大醫患。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醫療設備寒氣漸退2024-12-18
- 最新醫療設備集采啟動!2024-09-19
- 5.9億醫療設備大單公布,10月開始采購2024-08-16
- 剛剛|國家發布,鄉鎮衛生院設備配置名單2024-08-01
- 醫療設備集采將啟動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