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耗材聯盟集采,規則變了
集采反內卷正在被關注。
01
通用介入、神經外科、血液透析集采醫院可直接分量
9月8日,河南醫保局發布《關于再次征求<關于開展通用介入類、神經外科類和血液透析類醫用耗材接續采購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此前,河南牽頭開展的通用介入類、神經外科類和血液透析類耗材省際聯盟采購,覆蓋地區較廣泛。
河南2024年血透聯盟集采中,血液透析器平均單價從130元降至70元,最高降幅58.1%,血液透析循環管路降幅可達76.67%,整體來看,集采使得血液凈化耗材的平均價格下降46%。
河南2023年通用介入類耗材聯盟集采總體平均降幅65.40%,神經外科類耗材聯盟集采總體平均降幅68.55%。
今年8月,河南已發布了接續采購文件的征求意見稿,新版文件中結合征求意見情況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
其中,采購周期由兩年縮短為一年。
而在采購規則中,涉及到降價的部分規則被弱化。這似乎也再次印證了集采反內卷的趨勢。
接續采購規則方面,核心規則延續不變:原中選產品符合原采購文件規定,按照原中選供應清單直接接續中選資格。
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新版《征求意見稿》提出,根據采購目錄,原中選企業新申報產品若申報價格高于原中選價格但不高于所在采購目錄最高中選價的,作為備選產品。
而在前一版方案中,此類產品明確不作為擬中選產品,未有備選概念。
約定采購量分配規則方面也有調整,按降幅差分量的內容被刪掉,替換為醫療機構對中選產品進行約定采購量填報。
以臨床判斷代替降價幅度,或許也是集采反內卷的一種體現。
7月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出,按照“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持續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第十一批國采中,國家醫保局也曾直接提示各企業,“做好自身成本收益核算,科學研判市場競爭格局,堅持理性報價、誠信經營”。
此前貴州云膠片集采中,采取打分制評估,綜合評估企業的技術能力、綜合實力及報價情況,中選企業報價是三組候選人中最高的,也成為集采不再唯低價論的重要例證。
02
集采壓力有望緩解企業預期積極
對于器械企業而言,集采對于國內市場的影響力無疑是顯著的。
而政策的積極信號也給了器械企業更多信心。
樂普醫療認為,預計后續集采政策將更科學化和市場化。
邁瑞醫療認為,國家藥品集采正邁向更加注重質量保障、市場公平與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成熟階段。長期來看,專注技術創新、真正解決臨床痛點的廠商有望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壓力之下,內卷式競爭不是良策,器械企業們也紛紛尋找破解之法。
為應對藥品和耗材集采影響,樂普醫療主要采取三方面舉措。一方面是加速推進新品的研發、臨床試驗、注冊審批及商業化進程,構建多元化產品梯隊。此外積極布局自費型消費醫療產品。拓展全球化業務,分散國內帶量采購政策帶來的單一市場風險。
出海已經成為器械企業增長的重要途徑。
今年上半年,諸多器械企業海外市場增長優于國內企業。邁瑞國際業務同比增長5.39%,國際收入占比提升至約50%;聯影醫療海外市場收入增長22.48%;新產業海外市場營收9.52億元,同比增長20%;惠泰醫療國際業務同比增長34.56%。
消費醫療的布局也成為部分企業的一個關注點。
康德萊近期表示,要“積極布局新產品及多元業態的投資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成果轉換為目標,通過資源整合與投資運營,在醫療與消費領域遴選培育具有可發展潛力的新產業項目,為公司發展增添新動能”。
走出內卷,可持續的健康增長路徑已經清晰。
【來源:賽柏藍器械】

上一篇:6類耗材集采來了